開卷有聲 第六集
《臺灣味道》
主講:卓茗
—
【文字版】《臺灣味道》
說起台灣的街頭美食,自然會想起蚵仔煎、滷肉飯、肉圓、珍珠奶茶等等,價廉物美之餘,又可以享受熱鬧的夜市生活。
今次介紹的書叫做《臺灣味道》,作者焦桐。書中介紹不少傳統的民間食物,例如薑母鴨、筒仔米糕、擔仔麵、鱔魚意麵等等,由食物的過去寫到現在,旁徵博引,且將食物味道描述得栩栩如生,令文章生色不少。
焦桐,原名葉振富,是一個詩人。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創作涵蓋現代詩、散文與文學評論,出版詩集有《咆哮都市》、《失眠曲》等,被翻譯成英文、日文等多 種文字。後來創辦二魚文化,編著不同的飲食文學選、以及擔任年度餐館評鑑評審團召集人。愛好美食的他,以詩人細膩的觸角,觀察並享受美食。
焦桐認為台灣飲食,小吃佔重要的地位——「台灣特色飲食以小吃為大宗」。這些小吃的起源,原來是先民離鄉別井來到台灣,要到寺廟祈福,保佑在對岸的親人,於是香火帶來人潮,寺廟附近亦漸漸形成市集,出現各式各樣的小吃。他寫道,「我們品味一道古老的菜餚,彷彿在品味一段逝去的歲 月,一段令人懷念的歷史痕跡。」
這些「先民」、「外省人」,為台灣帶來各省各地的菜餚,豐富台灣的飲食文化。「客飯」,即一道主 菜,白飯、湯水任裝,有浙江菜、揚州菜、川菜、湘菜…「客」本是一客、兩客的意思,但焦桐認為「客」更暗含「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意思。因為當年隨國民政府遷台的120餘萬「外省人」,約一半是軍人,這批軍人相繼退伍後,形成一個特殊的老兵族群,他們通常有著離散身世,是齊默爾(George Simmel)所謂漂泊的異鄉人。客飯當中的「家鄉菜」就撫慰了這些異鄉人飢餓的鄉愁。不過如今,如焦桐所說,在台灣生活了半個世紀,當年的外省人已變成台灣人,家鄉味亦化為濃濃的台灣味道,而台灣也成為他們一直扎根下去的地方。
撰文:卓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