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舉辦「資訊日2023」,新聞與傳播學系在「發展導覽日」籌辦其中一場主題活動推廣「影像製作.提升傳播力」。
由仁大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主理的研究項目「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舉辦《無涯:中華武術傳播》紀錄片首映會,透過紀錄片創作闡析新傳系課程,並與新傳系畢業生、兼任高級講師兼香港金像獎導演黃偉傑,以及電影攝影指導劉子健對話。
(左起)香港樹仁大學常務副校監胡懷中博士;「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贊助人單偉彪;「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贊助人單偉彪致辭,他表示在人生路上,學海無涯,能夠見證自己健康地進步,或許是其中一種成功。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左),與紀錄片主角之一的陳儉文師傅對話。
紀錄片主角之一的詠春體育會主席李煜昌
紀錄片主角之一的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六年級生袁皓添
紀錄片導演、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傳訊總監何戎笙(左),跟香港樹仁大學兼任高級講師、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黃偉傑(中)與電影攝影指導劉子健交流拍攝心得。
長達19分鐘的紀錄片首播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主理研究項目「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攝製團隊以逾一年時間,為各項傳承中華武術的活動製作19分鐘的紀錄片《無涯:中華武術傳播》,內容結集「起:習武起點 – 各持份者的學習初衷」、「承:學界傳承 – 推動文化不止拳館,例如有葉問詠春展覽、詠春體育會仝人大會、樹仁大學、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轉:教法轉型 – 新教學法:人工智能(AI)到校計劃」與「合:人武合一 – 無涯學做人」。
紀錄片製作團隊:
監製:李家文
導演:何戎笙
攝影:陳偉明、洪偉基、林偉誠
攝影助理:何燦華、廖卓安、梁文熙、鍾健華、余頌兒、呂曉彤、廖偉業、鄧詠芯
統籌:趙安琪、甄嘉儀、鄭逸宇、陳偉強
航拍:何戎笙
剪接:洪偉基、黃詩雅
音效:李超華
鳴謝:
單偉彪、香港樹仁大學、詠春體育會、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研究團隊:
首席研究員 李家文
聯合研究員 林援森、 [梁靖雯]、李曉瑾、何戎笙
研究顧問團隊成員 彭耀鈞、楊永勣 、倪秉郎
紀錄片題字:
彭耀鈞
(活動攝影:廖卓安)
Related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研究項目分兩日舉行合共四場媒體工作坊,有多間協作中小學參與。參加首日早上活動的學校包括天主教培聖中學、香港培道中學與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下午分別為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慕光英文書院和香港培道小學。 全日近百名師生見證研究項目的官方網頁正式啓動,同時利用當中的香港樹仁大學數碼檔案資料庫,配合中華武術內容短片,學習採訪技巧。北京動畫製作團隊到場講解中華武術動畫製作,同場亦有詠春拳體驗活動。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右)與「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聯合研究員、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發展與傳訊總監何戎笙老師(左)指導參加者透過觀賞中華武術內容以認識採訪技巧。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右)簡介正式啓動的研究項目官方網頁,當中有「紀錄片」與「數碼檔案資料庫」。 詠春體育會主席李煜昌接受學生採訪 詠春體育會主席李煜昌指導體驗詠春拳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贊助人單偉彪(前排左一)、「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前排左二)。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贊助人單偉彪(右二);「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左二);「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聯合研究員、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發展與傳訊總監何戎笙老師(左一);真人動畫系列《彪哥與勁寶》北京拍攝組監製邢智科(右一)交流《彪哥與勁寶》的製作過程。 真人動畫系列《彪哥與勁寶》北京拍攝組監製邢智科介紹其中一集《日久出真功》 學生(右一)答中《彪哥與勁寶》北京拍攝組提出的問題獲取紀念品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贊助人單偉彪(左三);香港樹仁大學常務副校監胡懷中博士(右三);「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左二);詠春體育會主席李煜昌(右二);「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聯合研究員、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發展與傳訊總監何戎笙老師(左一);「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策展人、仁大校友彭芷敏(右一)。 天主教培聖中學、香港培道中學與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參與上午活動環節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贊助人單偉彪(右二);香港樹仁大學常務副校監胡懷中博士(左二);「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右一);詠春體育會主席李煜昌(左一)在上午活動結束後交流。 詠春體育會主席李煜昌在下午環節指導體驗詠春拳 參加者體驗人工智能詠春訓練 參與工作坊的學生在教材套做筆記以學習採訪技巧 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慕光英文書院和香港培道小學參與下午活動環節,並在活動結束前合照留念。 (廖卓安攝)
In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

香港樹仁大學舉行「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啟動禮暨學術研討會,專家與學者分析中華武術在傳播之路所面臨的機遇及體育文化傳播的發展方向。 香港樹仁大學學術副校長陳蒨教授致辭(梁文熙攝)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 項目贊助人、 路勁基建有限公司及利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惠記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及行政總裁單偉彪致辭(鍾健華攝)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致辭 (梁文熙攝)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仁大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李家文表示,有幸得到太極愛好者與運動家單偉彪先生的支持,連續五年資助相關體育文化傳播研究。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包括發掘葉問宗師如何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開始,透過詠春體育會及不同背景的弟子,構建一套體育文化傳播制度,同時剖析半世紀以來葉問詠春在傳播道路上的跌盪與成果。她又指出,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期待來自不同背景的中華武術家與學者,提供更多創新構思與觀點,結合研究成果,讓大學進一步推動知識轉移。 數字化經濟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SPACE企業研究院客席副教授車品覺教授 (梁文熙攝) 學術研討會由數字化經濟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SPACE企業研究院客席副教授車品覺以「中華武術與大數據」為題作主題演講。 另外,口頭論文報告分為三部份,包括「中華武術與虛擬世界」、「中華武術與媒介傳播」及「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講解,由專家學者分析中華武術在本港及世界的傳播之路所面臨的機遇及體育文化傳播的發展方向。 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沈菲博士(左)與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系主任李文教授擔任口頭論文報告主持 (梁文熙攝) 天旭科技投資集團聯合創辦人暨行政總裁楊全盛參與口頭論文報告。 (鍾健華攝) 明愛莊月明中學校長、葉準入室弟子及其世界代表之一彭耀鈞博士參與口頭論文報告。 (鍾健華攝)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講師裴浩輝參與口頭論文報告。 (鍾健華攝) 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主任、傳播系副教授林玉鳯透過視像錄影參與口頭論文報告。(鍾健華攝)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副系主任、助理教授林援森博士參與口頭論文報告。(梁文熙攝) 《信報財經月刊》總編輯鄧傳鏘參與口頭論文報告。(梁文熙攝) 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副教授、助理學術副校長(教學發展)周德生參與口頭論文報告。(梁文熙攝)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副主任及高級講師雷雄德博士參與口頭論文報告。(鍾健華攝)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暨副系主任彭淑敏博士參與口頭論文報告。(鍾健華攝)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區志堅博士參與口頭論文報告。(梁文熙攝) 專題討論環節由葉問宗師長孫及門派之入室弟子以「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實踐」為題討論,進一步探討中華傳統文化如何透過傳統武術傳播到香港以至全球。 專題討論主題為「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實踐」。 (左起)李家文博士(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專業應用副教授)、賈安良師傅(葉問宗師次子葉正入室弟子、詠春葉正體育會主席)、葉港超師傅(葉問宗師長孫、葉問宗師長子葉準授男)、李煜昌師傅(葉問宗師次子葉正入室弟子詠春體育會主席)、楊永勣師傅(「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顧問、前香港散打代表隊成員、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功夫傳奇》主持)、倪秉郎(亞洲武術聯合會市場及推廣委員會委員、資深傳媒人、香港電台《 功夫傳奇》紀錄片監製) / (梁文熙攝) 香港樹仁大學行政副校長張少強教授(左三)頒發紀念品予出席嘉賓:(左起)葉港超師傅、楊永勣師傅、李煜昌師傅、賈安良師傅及倪秉郎先生。 新傳系學生主持:(左起)孔文秀、李貞賢 香港樹仁大學管理層及教職員、研究團隊及演講嘉賓於「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學術研討會合照,見證研究項目正式展開。 (梁文熙攝)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屬仁大新聞與傳播學系的研究項目,適逢葉問宗師逝世50周年,特別舉行 「穿梭半世紀」詠春展覽,市民可預約免費入場參觀。展覽展示葉問詠春在港發展的珍貴文獻、相片、真跡及會議紀錄等第一手資料的同時;運用虛擬實境(VR)等元宇宙技術,讓參加者恍如親身走進詠春體育會,細聽第一代弟子訴說跟隨問公學拳點滴,探討中華武術和體育文化在香港以至海外傳播葉問詠春的足跡及變化,推動學界、武術界以至公眾的交流。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向展覽的來賓講解詠春歷史。 (梁文熙攝)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介紹葉問詠春在港發展的珍貴文獻、相片、真跡及會議紀錄等第一手資料 。 (鍾健華攝) 葉港超師傅(葉問宗師長孫、葉問宗師長子葉準授男)透過木人樁示範招式 (梁文熙攝)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 項目贊助人、 路勁基建有限公司及利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惠記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及行政總裁單偉彪即場體驗虛擬實境(VR)元宇宙技術。 (梁文熙攝)…
In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研究項目舉行成果發佈會,分享多間協作學校的師生的體驗,包括認識中華武術蘊含的傳統文化特質及傳播方式。 香港樹仁大學協理學術副校長(教學發展)周德生博士致辭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公布學校管理層及老師對項目的評分及數據分析。 柔靜太極拳研藝社代表曾永康師傅(右)、盧明遠師傅(左)分享太極在學界的傳播效果。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車品覺教授分享如何利用大數據演算武術動作 香港電競總會名譽會長楊全盛分享如何結合虛擬實境技術與中華武術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研究項目成果發佈會,仁大管理層、教職員與來賓合照。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研究項目踏入第二階段,團隊研究範圍由詠春擴大至太極拳,追蹤多位師傅、拳社及體育會。為促進知識轉移傳承及弘揚中華文化與體育文化傳播,團隊舉辦為期六日的「感受武者的傳播功力」展覽,陳列昔日擂台比武生死狀、拜師帖、拳譜和國際文獻等,探討中華武術家這幾十年來如何透過大眾傳播、人際傳播和組織傳播,在港澳以至海外傳揚中華武術的技藝與內涵,及近年進一步善用5G技術、人工智能等科技,衝破疆域限制傳播武藝。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展覽在香港樹仁大學研究院綜合大樓RLG208賽馬會多媒體製作中心舉行,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左)向來賓介紹拜師帖、拳譜和國際文獻等資料。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贊助人單偉彪致辭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贊助人單偉彪(左五);香港樹仁大學常務副校監胡懷中博士(中);香港樹仁大學行政副校長張少強教授(左三);香港樹仁大學協理學術副校長(教學發展)周德生博士(左二);「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項目主理人、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左四);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助理教授兼實習總監林援森博士(右二);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發展與傳訊總監何戎笙老師(左一);展覽策展人、仁大校友彭芷敏(右一);詠春體育會主席李煜昌(右三);葉問宗師長孫葉港超師傅(右四);澳門大學傳播系副教授林玉鳯(右五)。 詠春體育會主席李煜昌介紹詠春體育會在通訊事務管理局資助下研發的5G詠春系統,透過攝錄鏡頭、木人樁感應器等儀器,協助實時遙距觀察其他使用者的動作。 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系媒體設計與虛擬實境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學生代表,向來賓介紹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呈現詠春體育會會址。 (廖卓安攝)
In "中華武術與體育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