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章觀影感言

《末世列車》: 逃得出資本主義 走不出弱肉強食的法則

由南韓導演奉俊昊執導,改編自法國漫畫的《末世列車》(Snowpiercer),將奉行資本主義的世界,濃縮成一卡列車,載著不同階級的人。故事多處帶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充滿極強的控訴意味。

 

故事講述人類因自己製造的末日,為了求生,而登上一列永無休止行駛的列車。富裕的住在車頭,而貧窮的則住在車尾。貧窮人口在被剝削多年的情況下,終究忍受不住,起來反抗,誓要改善生活,對抗不公,走到車頭。

 

故事以一架長長的列車比喻成資本主義制度金字塔,人口最多、最密集的低下工人階層,就在車尾(塔底);安於現狀的中產,在車身中間(塔中層);最富裕的階層,人口相對佔極少數,在車頭(塔頂),在戲中就是由Ed Harris飾演,創造和控制整架列車和人口的車長所在位置。

 

鞏固資本主義的元凶

 

整卡列車之所以無堅不催,除因資本主義中,各持分者支撐外,還因為人的慣性和惰性作祟。整個故事不斷在建構和鞏固資本主義社會,首先由John Hurt飾演的底下階層領袖,在故事開段,推動男主角Chris Evans帶領他們反抗,但在戰事去到中段時,他卻著Chris Evans收手,行徑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在故事末段,觀眾才知道原來他一早跟車長Ed Harris串通,合演一場「大龍鳳」,讓低下階層有更大的空間居住,安撫他們的反動情緒,說到底是種「懷柔政策」。

 

置身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人,常常投訴高高在上的剝削和欺壓他們,但他們未有反思過自己和其階層的領袖,都成了鞏固資本主義的元兇。作為領袖的John Hurt,因慣性和惰性作祟,習慣了這種生活,心底怕秩序大亂,影響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和性命,繼而與車長Ed Harris站在同一陣線,免得人口過多,資源不夠分,齊齊等死。現今社會也有不少上了年紀的,怪責一些年輕的「滋事分子」不安己份,著他們「唔好搞咁多嘢」,又或者鼓勵他們踏出第一步後,就叫他們不要再走,要安於現狀。

 

男主角Chris Evans帶領一班不安於現狀的低下階層,走上車頭,希望當家作主,不再被人剝削。他們向上爬的過程,將阻礙他們上路的人殺掉,而身處車身中卡的中產,又或者是維和人員,又與Chris Evans等人互相廝殺,整個過程發生在一個革命運動中看似合理,但極其荒謬,荒謬在我們身處在一個互相廝殺的社會。資本主義制度下,為改變生活質素的低下階層,不斷努力向上,在去掉所以阻礙自己的勢力和人,爾虞我詐的同時,埋沒了自己人性,也吃了自己的良心。

 

在愈攀愈高的同時,不少人在弱肉強食的過程中被淘汰,終能往上流的人愈來愈少。現實中我們雖不會為了上位,用刀槍殺人。資本主義社會下的競爭雖不見血,但同樣血腥。往上爬的,委實也在幫助鞏固著整個制度。這過程讓筆者想起數年前的港產片-《維多利亞壹號》中的何超儀,《維多利亞壹號》故事極不合理,用荒謬反映荒謬,《末世列車》卻用合理反映荒謬。

 

電影中段開始,展現中產糜爛的生活有多腐敗。他們的惰性和慣性,支撐著金字塔的中層。這撮人只顧享受,一直都沒有發現一場腥風血雨將要發生。直至他們的自身利益,列車將被宋康昊飾演的韓國專家催毀時,才群起反抗,這不是很可笑嗎?不過,更可笑是現實社會真的如此啊!不少中產已活得像駝鳥,埋首於自身利益中,社會正發生不公義的事嗎?對不起,他們不知道,更沒有興趣理會他人幹什麼,只知道沒有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就可。

 

資本主義吃人腦

 

電影情節看來十分合理,但套用在現實社會則荒謬處處。電影中,男主角Chris Evans與拍檔Jamie Bell聊天,談起很久沒有吃過牛扒,忘了牛扒的味道;Jamie Bell很久沒再見過自己母親,雖對母親有印象,但印象模糊;低下階層很長期處於封閉的黑暗車廂,很久沒有見過太陽。他們的口吻極之平常,不帶一絲情感。上述種種情況告訴我們,資本主義吃人腦,磨蝕人心志,反映出當人習慣了一種事情或生活後,腦袋沒了,任何問題都不在成問題。

 

筆者在較早前和友人談起,自己那時著手採訪觀塘交通擠塞的情況。有觀塘居民要提早一個小時,在早上七時三十分出門到北角上班,避免遇上塞車。友人聽罷回應指,這情況很合理,沒有什麼好值得採訪。他指出,住屯門的人要更早出門上班。

 

仔細想想,要提早一小時出門,這真的是合理嗎?真的沒有問題嗎?觀塘到北角其實只需約廿分鐘內的車程,預早這麼多時間出門,怎會不是個問題?因為塞車已成為港人習以為常的事,所以塞車不成問題,對吧?我們改變不了現況,就說服自己現況沒有問題,你敢不敢說人的慣性不可怕?

導演深明資本主義吃人腦的道理。電影中,有段講述小孩在上課,「被洗腦」的一幕。他們自出世起便活在列車,教育教他們歌頌列車,歌頌車長。洗腦教育對我們來說不合理,亦非尋常,但對於電影中的小孩來說,最正常不過。他們吃得飽,穿得好,單單因資本主義的出現,保障了他們的性命。又如電影末段,車長Ed Harris跟主角Chris Evans的一番話,將資本主義中,對低下階層的剝奪,透過殺戮來重整人口等事合理化,帶有極強說服力。低下階層領袖John Hurt早就忠告主角Chris Evans,狠心點幹掉車長Ed Harris,別讓他說話。

 

戲中細節見導演心思

 

資本主義將權力和資源集中在小撮人手中,如低下階層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戲中的食物和水,被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官員和車長Ed Harris把持著。這矛頭直指現實社會中,不少商業活動,包括影響人基本生活的行業,被大財團壟斷。

 

現實中,陽光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和可見的。金字塔的底部理應是接收得最多陽光,和日照時間最長的部分,但導演卻安排低下階層的車廂完全密封,中產或以上的階層才可以透過車窗望見太陽。筆者相信,導演為加強反諷意味,突顯低下階層被剝削的無理狀況,才有如此安排。整卡列車,完完全全是資本主義世界的濃縮版。

 

電影由起初到中段,畫面大多偏黑和陰暗,後來慢慢變白和光亮。導演像是在嘲諷人類為了逃過自己製造的劫難,走上以為是希望的列車,但原來資本主義的道路,是另一個黑暗的開端。最後,整卡列車被毀,象徵資本主義滅亡,全車只有兩人生還,逃出列車這個框框,踏在白茫茫的雪地上。他們二人攜著手,在雪地上行走,看見北極熊在陸地生存,好像看到生存希望。

 

導演以「留白」收結,令筆者帶著腦袋一片空白的感覺離場。雖然人類終究得到解脫,兩個來自低下階層的,逃出資本主義那吃人的制度,但再想深一層,他們仍走不出弱肉強食的法則,至於那二人的下場,導演不說,筆者不講,相信大家也心中有數。

 

演員演技有說服力

 

主角Chris Evans由頭帶到尾,一改以過往型男格調。他在電影末段,與車長Ed Harris的一段戲,當中種種情緒掙扎,告訴觀眾「我也懂得演戲」。飾演列車官員的Tilda Swinton,每次出場都帶來無限喜感,她的嘴臉少了《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飾演女巫時的邪惡感,演活了一個貪生怕死的小人。在電影中,她帶著官腔說話,當遇到危險時,一改以往態度,推卸責任。作為香港的觀眾,對於她這一類官員,該很熟悉吧?

 

若論角色,筆者最愛的仍是飾演低下階層母親的Octavia Spencer,甚至覺得導演選這個角選得最好。筆者從《寫出友共鳴》中看過她的表現,對她有深刻印象,她的臉刻著「倔強」和「反叛」兩個詞語,演活了戲中為救兒子走上革命路的狠角色。另外,作為主角拍檔的Jamie Bell在戲中亦有亮眼演出。老戲骨John HurtEd Harris的演技,則不用多說吧。

 

若果你愛看荷里活式巨片製作,筆者不會建議你進場,因為這套戲不會有荷里活電影公式中必然出現的高潮位。筆者只能說,這是一齣令你看罷,思想一片空白,但心緒仍「囉囉攣」的電影。

 

Trail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iOypbSInps

 

撰文:林朗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