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章生活文藝欄觀影感言

《愛在海的邊緣》:燈塔下的蟬

電影《愛在海的邊緣》(The Light between Oceans) 票房累計1200萬美元,不算大賣,電影本身也其實也沒有成為話題。但筆者看過電影後,卻思緒如潮,馬上想起一本日本小說《第八日的蟬》(2007),以及其同名電影,該片於2011年上映;《愛在海的邊緣》與《第八日的蟬》實在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但為何兩者均以女兒作為故事主角,卻不選擇男孩。

《愛在海的邊緣》本身也是同名小說改編,原著《The Light between Oceans》於2012年出版,電影版則在這一年(2016)發行。《愛在海的邊緣》作為中文片名,未知原意為何,但看畢電影後,中文片名好像改得不好。但如愛有所指則作別論。

以拍攝論,故事前半部可以較快,後半部則尚可;拍攝手法四平八穩,說故事能力尚見推進和節奏。故事題材則具思考性。故事以丈夫作為退役軍官,回到老家任燈塔員,然後娶來一位可愛女子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這位伴侶對這位丈夫而言,自然是刻骨銘心的。至少他比任何都了解生存的意義,正如他常言,自己早在戰場上死去,如今活著應該更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同時,他也明白人海茫茫中終能找到另一個她,是多麼多麼多麼的巧合和意外,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緣與份。

結婚,生兒育女,總是我們成長的格言,甚至變成我們活下去的理由。可是,因為兩次流產,讓他們二人變得絶望。正當絶望之際,大海遠處悄悄地飄來一隻小船,也送來了一個女嬰。對於他們而言,這是不可錯失的機會,上天似乎第三次讓他們能夠為人父母。但是,這是不合法的。丈夫原十萬個不願意,但因為憐愛妻子,也因為妻子苦苦哀求,最終情感戰勝理性,他決然把事件留中不報。如是他們成為這位海洋女兒的父母親。

可是,真相在電影世界中走到最後總會露於人前。女兒的親生母親終於登場。燈塔員作為一位燈塔員,自然明白責任的意義;作為一位丈夫,自然深愛妻子;但
作為一位「父親」,更明白父母親對女兒的關切和親愛。因此,當他發現這位真相母親之時,卻悄然對她暗示著其女兒依然活著這個事實。這一刻他冒著「秘密敗露」的風險,依然送出關鍵的提示,他又一次情感戰勝理性。但他並不在心,因為人活著就了他人,如果責任只是為了責任本身,勇於任事卻沒法擔起重量,責任只能是一椿空話。關鍵不是責任,而是承擔。燈塔員由始至終沒有逃避,甚至事敗露於人前,面對法律的制裁,他亦一力承擔,努力讓妻子置身事外。二人走在一起,從來不容易;當日牽手許下承諾,守護妳,讓你快樂,縱使沒法讓幸福,也不能讓你陷於危難。正如韓國電影《下一個死者》中的男主角,他為了心愛可以讓自己飽受五十年屈辱,還是「欣然接受」,真愛從不容易。

電影題材本身具有很多可思辨的元素,愛與法、血緣的意義、貪婪如等,但可能受到《第八日的蟬》所影響,筆者別有所想。如上所述,筆者看畢電影以後,馬上想起角田光代的作品《第八日的蟬》,這部作品更於2007年獲得中央公論文藝獎;2011年改編成電影版本。《愛在海的邊緣》同樣改編自小說版本,由戴力‧斯安法西斯(Derek Cianfrance)編和導。《愛在海的邊緣》和《第八日的蟬》有著相同的結構,但點子是不同的,後者在於女兒對「母親」想像和失重感;前者,本人以為是父親;因此,不能以男嬰代為主角,否則燈塔員恐失去焦點。小說版《第八日的蟬》中曾寫過這樣的一句:「夏天。突兀想起。蟬鳴。大海。陽光。..」蟬鳴和大海原來是在同一天空下。如果愛,守護著她才是愛的理由,愛在海的邊緣才見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