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得獎作品徵文比賽

《從巴甲球隊墜機,看社交網絡之害 》(新聞評論得獎作品)

文:陳浩恩 (155110)

近日發生的哥倫比亞墜機慘劇,因機上載有巴西職業足球員而廣受注意。機上載有81人,當中包括巴甲球會查比高恩斯的球員。最終,只有3名球員證實生還並獲救。一場意外摧毀一支球隊,如斯慘劇,實在令人惋惜。因此,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大量討論,不少專頁等均轉載有關消息。但我認為這衍生了一個問題。

一開始,各個專頁都為這件悲劇感到可惜,紛紛發帖悼念,這是合理且正常不過的。但慢慢這些專頁都開始在發佈的內容中,滲入了煽情成分。由球隊的背景開始,將它塑造成神奇球隊,短短數年間努力「升班」並歷史性打進南美球會盃決賽,並將有關的一干人等,包括逝世球員、其家人以及獲救球員,甚至倖免於難的球員們,這些專頁都分享各人的故事,大做文章,看似十分感人,引起網民熱烈反應,皆為之嘆息。

但我卻對此現狀感到反感。第一,我明白這是慘劇,實在很可惜,亦理解大眾對事件有情緒有興趣,但就如我所說,慢慢地有關事件的報導或發帖,都或多或少滲入了煽情、炒作成分。問題在於製造這些內容的專頁中不乏網媒和運動媒體,這的確令我失望,感覺就像是消費這件慘劇,以獲點擊率。尤其過度的渲染及氾濫的發佈,實在令我感到不悅,甚至有點噁心。難道如此慘劇,需要三番四次的重覆提及?更要以讚好才能表示尊重哀弔嗎?以此為手段「呃like」賺取點擊率,我實在不敢苟同,更過分的是由球衣販賣商,以善事作招徠,促銷其球衣,行為缺德,甚為討厭。

其次,即使真的要消費這事件,縱然缺德,但最起碼也要顧及資料的真確性。但可惜我卻見到有專頁的圖片,圖不對人,提及生還的門將,卻用了逝世的門將之照片,可悲的是,它卻依然發佈,亦不作更改,只是在留言中草草帶過,亦明顯有欠尊重。

最後,歸根究底,此等現象自社交媒體興起後,屢見不鮮。當所有事情,不論天災人禍,以致社會政治議題,都被這些專頁簡化、娛樂化及戲劇化,彷彿一張美工圖、一個讚好、一個分享就代表了你對事情已表關注,已經理解。但實情你卻一竅不通,對真相不求甚解。我覺得這是背棄責任,這是思想上的倒退。難怪,有人時常以「港豬」批評我們,好想面對什麼問題都不為所動。因為,除了吞下專頁發佈的區區幾十字以外,你不會消化、思考亦不會對事情深究;除了讚好和分享之外,你也不會有實質行動、反應甚至意見;除了社交網路的世界之外,你對你所身處的現實世界的一切也不清不楚。而最終,你也只會在不明不白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