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感言

《小丑》—— 社會能夠摧毀一個人

《小丑》是一齣講述社會中一個貧窮低下階層、同時患有精神病的男人,受到社會的忽略及遺棄,因而成為了一個虛無主義的罪犯。有人批評《小丑》會引來大眾崇拜暴力和激進分子的問題,不過《小丑》亦帶出兩個社會需要關心的議題——關愛別人的重要性及弱勢社群被忽視。

男主角小丑一開始殺了3個上流人士,然後殺了他自己的母親、同事、仰慕的偶像……小丑本來並亦不是處心積慮去殺人,而是因為他工作上遇到不如意事,加上主角患有情緒病,當他感到心情差的時候會不能自控地大笑。他當日被老闆辭退後,在地下鐵上大笑而引來3位社會上流人士的注意,當主角想澄清時已經被他們毆打,因此小丑用了同事給他的手槍槍殺了他們。

小丑在第一次殺人後感到害怕,並且不知所措,但他之所以成為一個「殺人不手軟」的殺手,完全因為他失去所有。他曾經有一個相依為命的母親,他本來很愛他的母親,但最後發現原來母親也有精神病,更因為兒時忽視他而令自己患上精神病,他便殺了自己的母親。其他人雖然沒有善待小丑,但罪不至死,只不過一個人如果連自己最相信、最能依靠的人都失去,就如最根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崩壞一樣,就可能會做出一些反常的舉動,有些人可能會選擇自殘甚至自殺,但戲裏的主角小丑就成為了一個虛無主義的罪犯。

其後,小丑希望能夠得到自己「女朋友」的關心,但當去到「女朋友」的住宅時,女朋友趕走他,這時小丑才發現「女朋友」其實都是自己的幻覺。如果仔細留意小丑戲中的情緒,他與「女朋友」在一起時有發自內心的笑容,可見他當時認為自己感受到愛。當一個人在低落時得到別人的關愛時,或許就能阻止他做不當的事,能改變他以後的命運,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心是必須的,尤其是弱勢社群,不要忽視他們,更不要歧視他們。

小丑在戲中雖然殺了一位同事,但同時放生了另一位「侏儒」同事,並對他表示感謝,原因就是因為那位「侏儒」是唯一一個會關心他的人。雖然他不是子丑較親近的人,但他偶爾的關心亦能讓失控的小丑感受得到。相信導演想表達,「侏儒」也是殘疾人士,往往只有弱勢社群才能明白對方的痛苦及難處,因此不會挖苦對方。

小丑有一句對白令人刻骨銘心:「a mentally ill loner with a society that abandons him and treats him like trash?!」(一個被社會遺棄並像垃圾般對待的孤獨精神病患者)這一句話讓人感受到主角對社會何其失望及生氣。政府將大部分資源用於發展經濟及穩定社會,但忽略弱勢社群,縱有支援也微不足道。而社會上流人士則視他們為「怪人」,自以為高高在上,對他們用上不尊重甚至鄙視的目光和言語。如果社會和人們任由這種忽視持續,傷口只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

希望《小丑》這齣戲帶能夠喚起市民認識到關愛別人的重要性,並喚醒市民尊重弱勢社群。

作者: 郭靄琳

(圖片來源:BRON Stud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