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2011年3月11日於福島發生的核事故相信對愛到日本旅遊的港人來說仍然記憶猶新,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早有先見之明,在1995年便已為這場災難寫下預言書《天空之蜂》。改編自小說的同名電影透過由一個名為「天空之蜂」的犯人於1995年8月8日向日本政府下的戰書,「立刻廢除全日本的核電廠,否則被劫走的自衛隊直升機大蜂號將墜毀新陽核電廠」﹗日本島國對核能依賴的危害只是故事內容,並非導演想帶出的主題,更深的意義卻是用力抨擊國民對不公義的沉默:是危害國家,危害自己的元兇。
把小孩和希望帶上天空卻沉甸甸的墜落下來
故事首先設定了有哮喘病的兒子高彥﹙田口翔大飾﹚誤闖由工作狂父親湯原﹙江口洋介飾﹚設計、被署名「天空之蜂」的恐怖份子劫用的保衛隊直升機大蜂號,而大蜂號燃料在八小時耗盡後將墜落正在運作的新陽核電廠,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湯原聯同原子能機械設計師三島﹙本木雅弘飾﹚在營救兒子的同時,亦要盡力阻止這場災難性的核事故發生,本以為站於同一陣線的二人隨著死線時間的迫近,逐漸暴露了大相逕庭的救家救國價值觀,同為國家精英,前者溫和、後者激進。不約而同地,這些矛盾除了在兩名父親身上展現之外,同時亦展現在國家元首及核電廠廠長﹙維護國家尊嚴與人民性命安危的對立﹚、年輕警察與恐怖份子﹙實現使命的熱血「美好」青年與破壞家園的「危險分子」的對立﹚、湯原與妻子﹙把工作當重心的丈夫與以家為重心的妻子﹚,這些無法分割的關係上,令故事的敘述多面性展開。
湯原﹙左﹚和三島﹙右﹚同為父親,面對核災難卻有對立的意見,令救援工作陷入險境。
明天醒來 歌照唱舞照跳的悲哀
本電影題材吸引,入場前以為導演堤幸彥將會透過福島核災難事件,側重敘述核能危害,但實際上《天》沒有明確表達對核能使用的批判,反而是透過描述政府與專家們的對立,諷刺日本當地人民對核能的依賴及對政府的順從。例如在新陽有一批居民反對核電廠興建的同時,老警察卻譏笑人們因為要用電動牙刷所以要興建核電廠、穿著制服的OL說沒有核能支援的冷氣,就連妝都要溶掉沒法生存。這種電影處理手法態度比較溫和,不致於強硬地說服國民放棄核能,反而一邊令觀眾了解核能對缺少資源的島國日本的重要性﹙這個層面亦由電影中的政府官員表達:有了核能在之後幾萬年都不需要為開發資源而苦惱﹚,一邊令觀眾反思為何社會上有人積極為不公義發聲,但自己卻寧願成為害群之馬 — 沉默的大多數。
「家園是要流血和拼博才能得到手」
電影中,多個重要角色包括政府官員、核能及工程專家團隊、自衛隊成員、恐怖份子及誤闖直升機的小孩均由男性擔任,由女性擔任的角色只有三個妻子、女友和辦公室職員,又彰顯了日本父系社會的特色。然而,片中有較陰柔形象的女性角色卻是不可或缺,當中電影前段湯原與妻子為營救兒子和挽救失敗的家庭關係而發生口角的一幕,除了成功地刻劃身為男性、容易「愛在心裡口難開」的湯原,不懂甚麼是愛人,亦一早為該些「沉默的人」作出了啟示。剛巧,下筆當日是香港通過網絡廿三條二讀之時,故以下對話令筆者尤為深刻:
湯原:「家園是相愛就可以了」
妻子:「家園是要流血和拼博,才能得到手﹗」
事後,湯原透過從兒子為生存而努力學習摩斯密碼「我…在…這…裏」的苦心、三島失去兒子後決心摧毀城市的魔性,正反兩方了解何為愛之後,亦有為自己的過錯作結,重新為一個好父親和一個好公民定義:從前是因為不敢承擔責任,所以今天更要流血拼博,在片末311核事故中亦有交代湯原的變化。
「我在這裏」的身份認同與公民責任
片末長大後的高彥﹙向井理飾﹚眼神清澈而堅定,昂然踏上505號直升機在311事故參與救援工作,與片頭帶有懵懂稚氣踏上大蜂號的高彥截然不同,滿頭白髮的湯原縱然無力,仍主動參與救援工作,令角色形象從當初因製造核事故危機的「施難者」轉化為救助「受難者」,此結尾的神來之筆令角色得到更好的進化和圓滿。即使當初年幼的高彥和年輕的自衛隊成員無法用他們微薄的力量解決核災,當時仍有專家、父親從旁竭力相助;時移世易,可以救人的,亦只有當天年紀雖小,但志氣高昂、也像希望一樣隨直升機飛到萬尺高的高彥們。